遇到培飞,发现改变(一)一生的成长才是值得追求的
培飞的一堂课中,有三个角色的参与:孩子、老师、家长。在这三种角色中,培飞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价值和影响?孩子有成长吗?家长的育儿理念是否有新的思考,亲子关系是
培飞的一堂课中,有三个角色的参与:孩子、老师、家长。在这三种角色中,培飞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价值和影响?孩子有成长吗?家长的育儿理念是否有新的思考,亲子关系是否有进一步提升?老师的教育价值观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通过对这三个角色下的一系列人物采访来一一寻找答案。
一生的成长才是值得追求的
作者:Kay,培飞思维数学特邀专栏作家,对教育有深刻研究,尤其在儿童数学启蒙、思维建构领域见解独到、新颖。家有4岁半女儿一枚。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牛津大学硕士毕业,现供职于国内某著名媒体。
被采访者:王颖培飞望京校区家长
“在这个二胎时代,对一家早教培训机构的评估,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看大宝加入后,家长是否让二宝也参加。”提及对培飞的评价,王颖如是说。
王颖,6A亲子教育讲师(6A指六个以A开头的英文单词<接纳、赞赏、关爱、陪伴、责任、权威>,是根据美国著名教育专家麦道卫博士的著作《六A的力量》研发的亲子教育课程,通过六个原则将孩子培养成有使命、有品格、负责任的栋梁之才)、两个男孩的妈妈,对子女教育有着先进的理念和执着的信仰。她说,在纷繁多样的培训机构和升学选择中,家长所选择的并非单纯的教育内容,而是教育理念,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观。
王颖的两个儿子都就读于一所双语学校,大儿子伯恺今年10岁,上四年级,小儿子云恺刚满6岁,即将步入小学。他们与培飞的结识带有一点偶然。“伯恺读三年级的时候,同年级有6-7个同学在一位同学妈妈的带动下一起去培飞试课。当时试了两套教具:一个是利用逻辑知识来玩的‘爆炸小火车’;另一个是与运算相关的计算和推理游戏。一节课下来,孩子很兴奋,我也很认同这种在‘玩中学’的模式。”她说,“当时老师就和我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已经做了上百道数学题。我觉得这个方法很神奇,如果是一张试卷摆在孩子面前,他恐怕会很烦,但在游戏中学习,他就乐此不疲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如果孩子是在纸上做题,那对于他的纠错反馈其实是有延时的,要等到家长或者老师检查时才能发现,而游戏中的纠错是当时就有的,对和错一目的然,对了前进继续游戏,错了重新来过。就这样,我们参加了,并且一直在坚持上课。”如今,伯恺已经在培飞学习了近两年,即将毕业(培飞的课程设置是3-10岁);而云恺从5岁多就到培飞学习,现在也已经快一年了。
培飞思维数学教具
兴趣是未来学习的基石
趣味性和动脑筋是王颖认为培飞课程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她说,对10岁以下的幼儿来说,在一种比较温和的,被鼓励,被关注的情况下去培养他对一门学科的兴趣,让孩子对遇到的新知识有尝试的热情和努力的意愿,远比提高孩子的分数要重要。因为,孩子天生是有内在学习力的,激发兴趣以保护这种内在学习力才是未来学习的基石,是学习的持续动力。而在这一点上,培飞的课程理念恰恰与她的教育想法是完全吻合的。
在培飞的课堂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游戏与挑战,让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相似的6-8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班进行教学,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生活化、游戏化的应用,孩子可以在无压力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开动脑筋消化所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而传统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那种千锤百炼的题海战术,其实并不适用于10岁以下的小孩子。如果小孩子还没有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头绪,就一头扎在解不完的习题中,便可能会产生挫败感或者厌倦情绪。如果这样,即使获得一时的成绩提高,也是得不偿失的。“在教育中,我觉得家长应该考虑的并不是这种学习是否对孩子一时的学习成绩有帮助,而更应该注重这种学习方法对他的思维、对他一生的成长是否有帮助。” 王颖说。
在培飞的学习让王颖看到两个孩子的点滴成长。
小儿子云恺的改变非常直观,他起初对到培飞学习是抗拒的,陪着哥哥来校区“考察”,也不肯参加试听课。后来,在家人的引导下才愿意尝试加入到培飞的课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云恺从最初的拒绝到自己愿意去上课,到喜欢上做数学题,这样的转变令人欣喜,对数学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被激发。
而伯恺呢,从小就对数字很有兴趣,加入培飞后,这种兴趣就更浓厚了,对于他,上培飞的课程有知识的习得,也有同学们一起游戏“对战”的乐趣。数学真正成为生活游戏的工具,在百般变化中得到了最佳应用。“伯恺一直都非常喜欢培飞的课程,他最初的那种内在的学习动力、那种在启蒙阶段就有的学习热情被很好地保护和发展了。现在四年级了,在数学上遇到难关的时候,他都会比较积极地应对、努力去解决、不会轻易放弃。我觉得这种学习品格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也是对支持他不断学习成长更有帮助的。”王颖说。
培飞思维数学教具
鼓励让思维变得多元
王颖说,无论是人还是培训机构,就其价值观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任务型”的,一种是“关系型”的。很多我们常见的口碑也不错的数学培训班往往是“任务型”的,它的导向是让孩子可以迅速达成某个目标,求得一个成绩提升的结果,但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自主与否、学习内在动力等貌似“形而上”的东西往往是被忽视的,鲜少被提及,这样一来,除了极少数表现特别突出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在求知过程中获得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是比较少的。
“关系型”的培训机构呢,则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特的个体来对待和尊重,会很重视学习过程中孩子的理解领会程度,孩子是否思考了,是否努力了,这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是会被认可的,即使不断试错的过程也会被鼓励。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更为旺盛的学习力与求知欲、培养出毅力,也就是坚韧的品格。
“很幸运,培飞就是这种‘关系型’的机构,每一位老师都很注重服务学生,注重他们在课堂上的点滴表现。”王颖说,“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鼓励,而不是敷衍的‘点赞’式教育。很多家长和老师很轻易就会对孩子说出‘你好棒!’,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棒在哪里呢?是一时的敷衍还是发自真心?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在品格上,那么这样的赞美也就失去了分量。”
王颖说,一个培飞的家长分享会让她记忆犹新。“在课堂上,伯恺是思路比较快的孩子,老师表扬了他的思维速度和简洁;而另一位女同学虽然速度很慢,却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并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小故事表述了出来,老师也同样高度赞赏了她。”这说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观察、有鼓励的,而这种鼓励正是让孩子的思维之花可以绽放的养分。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才能形成多问问题、勇于思考的习惯,而不只是接受“老师教、孩子学”的单向灌输模式。
未来社会必然倡导一种创新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而在幼儿阶段,这种思维的养成基础首先在于有敢想的信心、有试错的勇气、有追求独特的思考力。这一切,在最初,都是需要老师的关注、引导与鼓励才能生根发芽的,而解答100道大同小异的习题似乎对此并无帮助。
成绩远不如品格重要
王颖说,比起成绩,她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品格与能力,所以她才选择了培飞。培飞的学习不仅可以带给孩子很大的欢愉感,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学习的任务是自己的挑战,而非家长的责任。
在培飞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经学会了独立去思考,组队去迎接挑战,运用所学,自己解决问题。除非遇到特别大的难题,他们轻易不会向家长、老师“求救”。这种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在早教阶段远比学会了什么更重要。“现在的小学生,三年级以前,数学的学习都比较容易,而一旦升入高年级,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那时候,对学习仍抱有坚韧的态度、不在困难面前退缩才是更重要的,也应当是家长在一到三年级阶段就应该着重培养的。”王颖说,“家长不应该是短视的,回到初心,孩子一生的成长才是更有意义、更值得期待的。等到回头再看时,来路上的小小分数其实是多么微不足道。”
王颖说,最初她也是个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妈妈,在伯恺出生后,和很多妈妈一样,她曾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可她慢慢体会到在真实的生活中教养孩子是最重要的。“在家里陪伴孩子玩耍,或者全家一起去大自然走走,都使孩子受益匪浅。因为真实的才是最美的。”她说,“所以到老二的时候,已经有一些经验的我非常谨慎地选择给他报什么班。培飞是我的两个孩子一直坚持并喜欢的课外班,因为他们真正在其中体会到,学习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我盼望这样的乐趣可以陪伴他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