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玺对于好设计的理解∣回归设计的真实
「台湾室内设计大奖」(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 简称TID Award),自2007 TID Award从台湾扩展至涵盖华人区域的两岸三地新秀、老将的同台竞技。 TID Award已成为华人地区室内设计专业最高的专业成就奖。参赛作品不限国籍全球各地对空间创意设计有想法、欢迎重视室内设计对社会有责任的设计者参与。
2018 第十一届TID Award台湾室内设计大奖颁奖典礼8月17日在台北市定古迹松山文创园区二号仓库及松烟诚品表演厅举办。在活动现场新浪家居记者与主办方CSID秘书长/第十一节TID 奖执行长 赵玺进行了一个访谈。
赵玺
赵玺
CSID秘书长
第十一届TID奖执行长
新浪家居:TID奖已经举办了第十一届,能与我们分享一下TID奖成长上的一些感悟吗?
赵玺:我担任了第九、十、十一届TID奖的执行长,这三届都是我负责的。从第九届开始,TID奖就在不断的再成长。TID奖一直希望所有参赛的设计作品都是亚太地区里对设计有抱负、有思想的设计师所设计的。TID奖不是一个商业奖项,没有奖金。但有很多设计师仍然一直持续参加竞赛,因为TID奖代表的是一种设计初心。设计师们把参加TID奖作为对设计思考的验证与肯定。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年的评委老师都保持着高度的乐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所有参赛的设计作品,争取在这些设计作品里找到一个时代性的方向。
去年是TID奖的第十届。一个设计奖项举办了十年,会取得有非常大的收成,但十年的历程是非常重要和艰辛的。十年前参赛者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十年后他们都40岁以上了,但仍然在参加TID奖,并在各个奖项得奖。不论在任何方面,TID奖的眼光都非常精准,一直在寻找优质的作品与设计观念。
十年不是一个结束。第十一年开始之后,又是一个重新的起动。今年是第十一届TID奖,我们都希望TID奖今年是回到初心——一个新的开始。
新浪家居:基于TID奖的初心,今年的TID奖的亮点是什么?
赵玺:今年,台湾设计师占主力来参赛,国内的设计师占30%。今年TID奖很荣幸能和亚太设计联盟合作,参赛的设计师还有来自亚太地区的国家,包括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跟法国都有一两件作品投递。
TID奖今年的主题——小岛大设计,希望用一个很点创、很小的力量发挥出很大的影响力。在主画面上运用了“十一”的中国数字,代表的是“+ -”两个符号。正负代表着异性相吸,寓意着我们能够吸取很多的正能量设计,能够更有方向性地来带领整个设计行业走向更有质感的未来。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新浪家居:CSID作为TID奖的主办方,今年为了举办第十一届TID奖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具体有那些?
赵玺:从第九届TID奖时,我们就一直努力地让TID奖项更具有代表性和公信力。除了一般的奖项之外,还设置了评审团特别奖,期待寻找社会设计、环境设计、创意设计、永续设计这些类型的设计作品。从评审的角度看到更真切的现实,并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每个设计。
我们一直在修正设计观点,修正的过程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希望可以达至生活美学、家居美学、社会环境等等层面。社会设计不需要通过精致华丽的外表来表现内涵,只需是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对环境有所交代,这就是一个好的社会设计作品。今年我们希望凸显类似的作品,把设计导向真实。这里还蕴藏着人文关怀的目的——让得奖的设计师更有责任;让设计发挥更多正能量;让那些需要但是没能得到设计的人们能得到鼓励;让设计师可以继续做这些设计。
新浪家居:刚结束的颁奖典礼上看到很多获奖的作品,请问这些结果是否与您所期待的?在评审的过程中您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赵玺:我作为TID奖的执行长,初审是我负责的。680件作品我都看过,并且我还参与了复审跟核审的所有工作。复审老师一共九位,核审老师有七位,加上国外两位老师。大家只看到颁奖的一刻,没有看到在评审过程中,老师们的争执及难以取舍。680件作品里好的作品太多了,但每个评审老师的想法都不一样。而这680件作品,每一件都是设计师自己孕育出来的小孩,都是最好的。评审老师们希望在作品找出最能代表设计师的设计内涵,或者是能够说出一个最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一个随意的好好设计。这也是TID奖一直在推动的事情。
新浪家居:作为三届的TID奖执行长,您对今年的TID奖有什么新的期望和计划吗?
赵玺:今年我与龚书章理事长最大的期待是希望结合亚太空间设计协会,在亚太地区成立结盟。这次我们举办了亚太国际学生工业营,邀请了台湾十二所大专院校及国外的学生和老师来参加。老师们的年龄都是五十岁、四十岁、三十岁,我们希望老一代和年轻一代能聚在一起,共同交流。
交流的目的有两个:一、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把基础工作做好;如何在基础时就具有国际视觉观点。二、老师和学生通过这次的交流能开阔视野;目前,大家所关注的市场在国内,但是我们希望接下来大家关注市场的视野不仅仅在国内,我们可以与国际接轨,至少在亚太地区可以共同交流。亚太地区,如:曼谷、新加坡、泰国的设计都不容小觑。他们的设计已经发展的非常好,在建筑方面今年印度的建筑师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这里面我相信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希望年轻的设计师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到老,他们的视野在不同的国际观上做一个整合。未来十年,我们会有更多的凝聚,无论是台湾市场、国内市场,还是亚洲区国家的市场都有合作的机会。这两个目的与本届TID奖的一些期望不谋而合。
我们希望能够与不同国家的设计协会合作,共同找出每一个国家不同方向的设计观点,共同来做一个平衡时代的交流。在这个方向上,TID奖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