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有反转?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有反转?

http://www.jiaju82.com 2019年08月20日09:58 家居装修资讯 

现在房子非常的枪手,是因为在很早之前我们都是好几代人住一个院子。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对物质的需求也是很高的,所以我们现在都要成立自己的小家,有自己的小天地。现在我们好几代人都是拼尽全力买自己的房子,可是10年以后我们都有房子了,还需要房子吗?10年之后的楼市情况是什么样呢?赶紧来看看吧!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大反转!

一、10年之后楼市情况

1、未来楼市趋势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最近,统计局又发布了一则报告,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显然,2016年的数据统计的是“全国人均住房面积”,涵盖了农村的自建房、小产权房,而本次数据将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单列,更具针对性。

小区里不管是电梯维修、管道坏了、绿地维护,业主们的声音都是“杂七杂八”,很难形成共识,长此以往,随着高容积率、小户型的房子越来越多,拥挤的小区和越来越多的住户,必然会出现分歧。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绝大部分城市而言,根本不具备京沪广深、省会城市土地的稀缺性。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大反转!

2、看各线城市的基本面承载能力。

每个城市的人口和供地规模都不同,它们的房价“禀赋”也不会相同,人口流入的越多,比如,23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人口流动分化趋势明显,当前京津、深莞惠、广佛肇、厦漳泉、长株潭、重庆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增长居前,苏锡常、南京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流入虽然放缓、但户籍人口和小学生依然明显流入。

这些地方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抑或是中小学生,都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流入的这些人口从哪来来?当然是五六线以下的城市和农村。因此,越是靠近核心城市圈的区域,10年后,房价“寸土寸金”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房子出现“烂白菜”价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举个例子,黑龙江某市几百元一平米的房子早已跌穿底价,依然无人问津,甘肃某市房价千元以下,迟迟难有购房者青睐,山东沿海某市所谓海景房,烂尾、空置、降价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大反转!

3、看生育率、人口结构的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会使人们的买房需求下降,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口趋势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生育率。以过往经验来看,第三轮“婴儿潮”出现在1981-1991年,2008-2019年房价上涨最猛的这段时期,恰恰就是1981-1991年出生人口的婚期。

此外,在2013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0.06亿的最高点,也正是在2013年,城镇每千人房地产新开工套数开始“滑坡”。

二、装修设计技巧

1、风格要明确

要根据个人喜欢来选择传统风格,客厅风格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来实现,其中吊顶设计及灯光设计,还有后期配饰,其中色彩的不同运用会更加适合表现客厅的不同风格,突出空间感。

2、个性要鲜明

不同的客厅装修,每个细小差别都会折射出主人不同的人生观、修养、品味,所以设计客厅时要用心。个性可以通过装修材料,装修手段的选择来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配饰、软装饰来表现,比如:字画、座垫、工艺品等等,这些都能更好的展示出主人的修养。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大反转!

3、分区要合理

客厅装修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功能区分。在家具布置上以集中为主,硬性划分可以把空间分成相对封闭的几个区域来实现不同功能,可以通过隔断、家具设置,从大空间中独立出一些小空间。

4、重点要突出

在客厅装修上要突出重点,客厅中的顶面和地面是两个水平面,顶面在人上方,顶面处理对整修空间起来决定性作用,对空间影响要比地面显著,而地面是最先引人注意的部分,其色彩、质地和图案能直接影响室内观感。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大反转!

5、布局

在装修时,要从新布局,将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区分开来,以免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从而达到生理和心里的满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会将客厅布置在大门入口处,接着在布置另外的功能区域。

先成家后立业,想要成家就要有房子,没有房子就没有办法结婚生子,这是一个很现实,也是很残忍的事实。如今我们为了能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子,能够安家好几代人攒钱买一套房子,还要承担巨额的贷款。无论怎么样我们要看到当前的形式,知道10年之后的楼市情况帮助我们更好的规划。

原文网址: 10年之后房子烂大街?内行人道出实情,楼市有反转? http://www.jiaju82.com/news-view-id-65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