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次出手猫狗品牌,宠物智能家居能成下一个细分风口吗?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小米之家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出现变更,新增内容为宠物用品等。此外,9月17日,小米战投与顺为资本完成了对北京猫猫狗狗科技有限公司的A轮投资。这是小米近一个月内第二次对宠物猫狗企业进行投资,同时也是猫猫狗狗科技第三次获得融资。据悉,猫猫狗狗科技主要专注于宠物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
近年来,宠物消费越来越类人化、细分化。智能喂食器、智能饮水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宠物智能家居用品层出不穷,并引发消费新风潮。但是,南都科创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相比起传统的宠物食品行业,目前研发宠物智能家居类的企业并未大范围地获得市场资本青睐,产品设计也多遭质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消费升级驱动下的又一个典型案例,宠物智能家居仍然是目前受创业者关注的赛道之一。在用户消费升级及科技的推动下,宠物智能家居,能否成为下一个细分行业风口?
一个月内两次出手猫狗品牌 宠物智能产品已融入小米智能家居生态圈
据北京猫猫狗狗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网显示,猫猫狗狗科技是一个“专注宠物和人宠生活的先锋品牌”,主要的产品有宠物饮水机、植物豆腐猫砂、宠物饮水机滤芯、宠物零食等。其中,“猫猫狗狗”宠物饮水机在小米有品平台上架两周后共众筹2.1万台。同时,其创始人吴琎曾就职于小米生态链公司紫米电子。
但这并非是小米系第一次关注宠物产业。8月23日小米科技参与了FURRYTAIL尾巴生活的A轮投资。据了解,FURRYTAIL尾巴生活是一个定位于猫咪的全品类生活方式品牌,除了销售传统的猫砂、罐头等产品之外,还销售养宠智能硬件。
那么,小米两次出手猫狗品牌,给小米的零售领域带来了什么改变呢?南都科创记者在小米商城里以“宠物”为关键词搜索产品,发现目前只有两款与宠物相关的产品。一款是智能摄像头,另一款则是定位电话,但其用途广泛,并非为宠物专门设计。但是在小米有品上,则可以发现数款宠物产品,除了有猫猫狗狗的宠物饮水机、尾巴生活的宠物智能喂食器之外,还有陪彼的狗狗定位器和小澄宠物饮水机等。
小米有品中的宠物智能家居产品
自宣布进军智能家居行业以来,小米一直致力于拓展智能家居业务。目前小米的产品覆盖家电、生活用品、出行、穿戴、生活快消品等类别。因此,有分析认为,此次在宠物相关产品上有大动作,不排除有扩大智能生活圈的可能,将宠物产品纳入到现有的小米智能家居生态当中,迎合80后、90后的养宠需求。
智能家居掀宠物经济新潮流 但资本仍保持冷静
南都科创记者发现,小米近日投资的猫猫狗狗科技与FURRYTAIL尾巴生活,均非传统的以销售饲养、食粮、用品为主的宠物企业,两者的主营产品均属宠物的智能家居硬件。
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59.1%的宠物主把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亲人,占比达27.8%;90后人群占比较去年增长了2.2%,其中95后占比已达到35.6%,城镇养宠人群逐渐年轻化。
随着宠物角色的转化,“养活”宠物已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宠物经济的消费触点,已细分到如何“养好”宠物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近日,苏宁发布818宠物消费大数据,818期间宠物相关智能产品销售增长89%,其中智能饮水机、智能喂食器、智能摄像头成为主子智能家居三巨头。宠物智能家居设备正成为宠物经济新潮流。
此次小米投资猫猫狗狗科技这一宠物智能硬件开发类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资本对于新兴的宠物家居行业的关注。那么除了目前已获得三次融资的猫猫狗狗科技之外,其他研发猫狗智能产品的企业融资情况又如何呢?
为此,南都科创记者在天眼查上搜索“猫猫狗狗科技”,发现其属于“宠物智能硬件”的类别,这一分类下共有83个相关的宠物智能产品。南都科创记者从中筛选了研发猫狗的智能家居用品并且属于国内的宠物科技企业,最后保留了48个样本。
宠物智能家居企业投融资情况
根据此次不完全统计得出,48个宠物智能家居企业中有28个企业未获得资本的投资;从融资轮次来看,它们的融资轮次普遍靠前,A轮、天使轮的融资频次最高。其中,只有蛋壳宠物用品(上海)有限公司与小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分别达到了B轮及C轮的融资。
尽管资本不断入注在宠物行业的各细分领域,但相比起公开数据显示的,2014-2019年获投次数排名第一的仍是传统的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智能家居目前在两千亿的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中占比并不大,融资次数也较少。杭州倍趣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陈鹏宇就曾表示,宠物智能用品市场虽然看起来品牌很多,其实很少有C端能用的大件宠物智能产品。实际上用户的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所有宠物智能产品都有被优化的空间。
同时,由于缺少行业巨头与市场的监管,对于宠物智能家居这一新兴产品的规范问题,也存在着诸多质疑,今年就曾出现多次小佩猫窝闷死宠物猫的事件。有分析将现阶段的宠物行业视为“温水煮青蛙”行业,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产业,尤其是在宠物医疗、美容等领域,服务缺乏专业规范、水平良莠不齐、乱收费用等情况普遍存在,亟须加强监管,建立相关标准。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