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CIHS不变的是为行业服务的初心
近日,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主办方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共同发布消息:从2020年起,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举办地点调整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时间为2020年8月7—9日,使用场馆为W1-W5,N1-N5。据了解,今年是CIHS自2000年创办至今的第20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做出如此大的改变,体现出展会主办方在创新思路、创造价值、提升服务上的决心和态度。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就展会和行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从国家会展中心(虹桥)移址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实际上是迁回了CIHS在2015年之前的举办地,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
张东立:2015年我们主办单位作出将CIHS的主办地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移师到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决定,其初衷是因为当时虹桥展馆方面可以给展会提供固定在每年10月中下旬的档期。这个时间段,恰好可以和秋季广交会在时间上有很好的衔接,既方便参展商又能吸引更多的海外买家到中国国际五金展进行参观、采购和交流。但自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以来,CIHS的档期被展馆方从10月中下旬调整到10月初,在展馆的使用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约束。这些变化给过去两年参加CIHS的参展商、采购商和观众都造成了困难和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会效果。
作为CIHS主办方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在听取了广大展商和采购商的意见后,经过多轮磋商和论证,最终做出将展会的举办地和档期进行调整的决定。
在确定搬回浦东之后,CIHS主办方就一直在和新国际博览中心展馆方接洽,释放诚意,但今明两年的浦东展馆档期,特别是我们最青睐的9月、10月档期都已排完。但展馆方也明确表示一旦有机会,将优先为CIHS安排更优的档期。
记者:今年是CIHS创办20周年,除了地址、档期的变化,展会内涵上有哪些方面的提升?
张东立:20届的中国国际五金展,将继续秉承着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的定位以及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加强服务,创造更大价值的办展方针,提升展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搭建优质的交易、交流、交友平台,继续引导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实施创新、质量、绿色智能发展战略,促进行业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球五金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的展会还将按照行业发展的趋势、重点提炼出相关主题,举办实效性更强的多种活动,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
记者:回顾展会2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培育,到做出规模、做出影响力、做出品牌,协会在CIHS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引领作用,作为这一过程的决策者、推动者和见证者,您一定有很多的感受。
张东立:回顾中国国际五金展创办之初,正是国内外交流加深,国内企业开始踏出国门,海外企业越加看重庞大的中国市场的时期。举办一个国内外市场兼顾、两条腿走路的综合国际化展会,成为在这轮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提升中国五金业水平,缩短国内外差距的一大选择,也是行业的迫切需求。
1999年我担任协会理事长职务后,便提出了打造“一展、一刊、一网”的发展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展,即举办中国国际五金展,为行业搭建一个重要的展示、贸易、交流与合作平台。我认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作为全国性的五金制造业的行业组织,一定要举办国际性的专业化展会。这也是基于对当时宏观经济环境的考虑。首先就是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其次是协会在2000年加入了国际五金及家居用品协会联合会(IHA),与其它成员国相互交流得以了解到世界五金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并有了开展合作的国际资源;再次是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更坚定了我们带领行业走向国际化的信心。2001年,协会首次在上海举办五金展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此开始,中国国际五金展便固定于每年下半年在上海举办。
2002年,看到五金展的快速腾飞,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向协会发出了合作的橄榄枝,希望借助我会主办的五金展的平台进入中国市场。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隆五金展主办方,也举办了众多知名的国际展会,具有丰富的办展经验。双方的合作在尝试中开始,首次以展中展的形式在CIHS中引入“科隆应用天地亚洲展”,此次试水取得了成功,当年就为展会带来了11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展商,同时,海外买家的数量也获得了大幅度增加,达到了2800多人,约占参观总人数的8%。与科隆公司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国内国际资源整合,为CIHS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成功的合作和对展会未来的看好,2005年,科隆公司再次提出希望进一步加深合作,双方联合主办CIHS。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及双方多轮的会谈,最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与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主办中国国际五金展的合作协议。2006年,首次共同主办的CIHS隆重举办,展会规模接近7万平米,受到了海内外高度好评,也使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双方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记者:CIHS伴随着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可以说,是行业的一扇窗口,一直以来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同时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助推器”。那么,展会和行业之间是如何互相促进的?
张东立:展会与行业既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在举办展会之初,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出口额约为38亿美元,而现在行业的年出口额已经超千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约34倍。这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五金制品行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果,与此同时也有着CIHS的贡献。
展会创办之初,五金制品行业作为技术与劳动复合型产业,体量大、企业多、出口依存度高。作为行业协会,要根据当时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走出去”的平台。由于顺应行业的需要,CIHS在2008年以前基本以每年增长一万平米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在2008展会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之后,协会提出展会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内涵、服务和效果的提升。
当时提出这一思路的大背景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市场低迷。而此时展会已经达到10万平方米,如果继续追求展览面积的增长,是与国际市场环境相背离的,所以我们才明确提出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加强服务、创造更大价值的办展方针。
在展会高速发展期提出稳定规模、提升内涵,需要主办方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在随后几年,协会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除了一如既往地大力邀请海外买家外,还致力于提升国内观众的数量和质量,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引导广大中小五金企业开发国内市场。与此同时,虽然面临低迷的市场环境,主办方继续采取面积不扩大、价格不打折、场馆专业分区更加细化的方针,带动展览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
为使展会稳健发展,CIHS以展出精品为重点,进一步打通产业链,通过展会引导行业创新,鼓励企业带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到展会展示。
虽然秉承着稳定规模、深化内涵与服务的理念,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面积仍在增长。到2019年,CIHS已成为总体规模达1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近3000家,观众超4万名的业内顶尖的专业五金展。
记者:正如您所说,CIHS快速发展的20年也是五金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20年,未来协会将如何通过展会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张东立:基于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思考判断,我认为五金制品行业现阶段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方面,随着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升级,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三品战略、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等,这些都是从供给端发力,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国际方面,尽管中国五金产品在供应量上依然占据较大比重,但仍然面临低端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问题,国际大品牌牢牢控制高端市场,这就迫使我们的企业,必须创新升级,凭借真功夫硬碰硬的竞争,而这也将是我们的长期战略。CIHS将继续坚持市场和技术导向的定位,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为行业和会员服务,创造更大价值为宗旨,搭建国内、国际五金业界共同交易、交流、交友平台,为促进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