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新国标出炉,富得利却已突破ENF最高标准!

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新国标出炉,富得利却已突破ENF最高标准!

http://www.jiaju82.com 2021年05月06日17:31 家居装修资讯 

“零醛”作为疫后的一大风口,引发诸如索菲亚、欧派等定制家具巨头们的追逐,并纷纷推出“零醛板”套餐。竞争升级下,无醛、净醛成为了家居企业们发力的焦点。

作为家居行业所离不开的板材,在过去,我国对于室内用材的甲醛排放量标准仅有E1标准,即甲醛排放量≤0.124mg/m³。

追求环保的脚步永不止步,近日,国标新推出的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在E1的基础上增加了E0和ENF两个标准。让企业之间的环保竞争再度升级,同时也让我们发现这么一个企业,早在四年前就远远地将这一标准甩在了身后。

国内甲醛新标颁布,富得利遥遥领跑

既然E0标准是最新出台的,那么之前市场上所说的E0又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地板行业将E0视为业界标杆?

这是过去的板材环保等级示意图,上面的标准分别来自中国(E1、E2)、欧洲(E0、E1、E2)、日本(F1、F2、F3、F4)、美国(CARB-P1、CARB-P2、CARB-NAF)。在这一标准体系下,大部分国家所真正严格要求的依然是E1、F2这一层级的标准,因为甲醛释放量在这一层次就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仅有少部分国家,如芬兰、日本,会将最低标准放在E0、F3、P1这一层次,地板行业的领头羊为了行业的进步,也会自发地去符合这一标准。

中国的地板行业起步较晚,过去基本采用欧洲标准,而这次的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中提出的三个等级,将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人造板甲醛排放量标准的规范化。

其中E1级还是沿用过去的标准,而E0级则比欧标E0(≤0.100mg/m³)低了足足一倍。而ENF级的甲醛释放限量值更是低至0.025mg/m³,对标国际一线标准。

这一标准将在2021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留有半年的时间给地板厂商对产品进行升级。有的企业永远踩在标准的及格线上,但有的企业则恨不得将最高标准当做自己的及格线。早在2019年,富得利就已经推出了E0级地板。

就富得利地板近期的两次多层实木地板的质检报告结果来看,2020年3月10日的质检报告中显示,富得利甲醛释放量仅为0.008mg/m³;在2020年9月22日的质检报告中显示,富得利的甲醛释放量仅为惊人的0.007mg/m³。

两份报告均说明,富得利地板的甲醛释放量低于国标ENF三分之一、国标E0六分之一,以及国标E1十五分之一。其实,自诞生之日起,富得利地板就以超越时代的标准来生产每一片让消费者放心的地板。

做最好的地板,富得利领跑行业标准

虽然E1级的甲醛释放量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甲醛在室内是会堆积的。更低的甲醛释放量不仅能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在居住时也能够更加随心所欲。富得利作为地板行业规范的引领者,对我国地板行业的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富得利被称为橡木鼻祖,不仅是因为它从国外引进了我国所未开发的优质木种——橡木,还在于富得利作为国内地板企业的先驱,指引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早在1999年富得利就参与并起草了国内第一部《栎木实木地板》国家标准,为实木地板在国内的标准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三年后又编制完成了25万字的《中国实木地板使用指南》,为当时尚处在摸索阶段的国内地板行业竖起一盏明灯。2010年,正当国内地板企业忙着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时,富得利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共同打造了国内首个以橡木地板为科研对象的“橡木实验室”,为橡木类地板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而后,富得利持续将注意力转到对市场的规范上来,先后出版并再版了《栎木(橡木)地板消费指南》,提高消费者对橡木的认知,又在17年负责起草《栎木实木地板》国家标准GB/T 34743-2017并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真正意义上让橡木实木地板市场更加透明、规范。

富得利一直使用的芬兰太尔胶在解决封边开胶,翘边,膨胀、收缩等问题的同时,甲醛释放量更是少于0.1ppm并符合欧洲环保标准。目前,富得利ENF+级地板的甲醛释放量就已经低于今年十月份才开始实施的NAF标准,坚持生产让消费者放心的地板。

一直以来,富得利始终走在市场的前沿,大力推广橡木产品、普及橡木文化的同时,在橡木生产上精益求精,奉行专业化原则,做最好的地板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对甲醛污染的容忍度只会无限趋近于零。富得利采用最好的材料,以食品级苛刻的要求生产地板,远远地将行业标准甩在身后,只为能让消费者踩得放心。

原文网址: 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新国标出炉,富得利却已突破ENF最高标准! http://www.jiaju82.com/news-view-id-75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