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钛马赫设计师杨景:好设计要有独立思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对话钛马赫设计师杨景:
好设计要有独立思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他,倡导在生活里做共情的设计;
他,坚持走多元化设计风格之路;
他认为,沟通是解决设计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他坚信,把工作和爱好相结合,设计才能更有温度、有趣味。
他,是钛马赫设计师杨景。提及与钛马赫的结缘,他坦言自己与钛马赫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都致力于追求高端设计。谈及未来,他表示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向专业领域深挖,做出更高端、更出众、更人性化的设计。
此次作为参加上海设计周的设计师之一,新浪家居对他进行了专访。
光与影的律动 发现设计之美
提及上海设计周对设计师的影响,杨景表示参展是了解设计趋势,学习新知识的机会。此次参展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光影设计。
“所谓的光影,讲的是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空间布局、建筑形体,光感也会不同。同一款灯光打在不同物体上、不同材质上,光影序列不同,呈现的效果当然也不同。
光影在现代建筑结构以及空间里的应用较多。当下的灯光设计讲究空间的律动性、层次感,倡导用影子去衬托立体感。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曾说过,光能让空间更有律动性、结构性。
【 杨景设计作品 】
设计以人为本 设计源于生活
谈及做设计的初心,杨景说道,自己喜欢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记录、归纳,并进行改变、创新,而这便是“设计”的本来面貌。
在设计中,杨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客户角度出发,摸熟其工作性质、兴趣爱好、心理诉求,从而捕捉设计需求点。他认为,设计就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生活品质?如何形成空间的舒适性?设计源于生活,每个家庭成员喜好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同。而设计师的职责便是让空间特性完美融合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性格、喜好,然后根据居者生活习惯找出动线关系,进行不影响整体空间秩序的设计。
借用杨老师一句话,设计师将美学融入生活,让生活充满艺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整栋房子中让房子有独特色彩,让居者感到舒适,这才是在做有温度的设计。
设计创作 不浮于表面
好设计不只浮于表面,也不应仅有客户或设计师单一一方的声音。当面临家庭成员的不同声音时,设计师要会权衡需求,找到需求平衡点,以强有力的专业设计知识作支撑,与客户有效沟通达成一致。
在杨景看来,面临不同观点时,设计师要做的便是提取生活元素,从空间角度出发,权衡空间与人、空间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三者关系融合到一起,让空间变得更舒适。
此外,做大宅设计还要从建筑本身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筑与空间、建筑与人的交互融合,设计师必备的核心素质之一就是对建筑的理解,要将建筑与灯光、建筑与空间等每个设计细分领域进行融合。大宅设计不同于平层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最初的方案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层与层、动区与静区以及居住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每一个点都融合到方案中。
【 杨景设计作品 】
借鉴与原创 量变与质变
设计是需要灵感的,灵感是主观的,主观意识往往是原创意识,因此“设计”常与“原创”相连。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借鉴与原创的关系”时,设计师杨景表明,借鉴与原创之间存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没有借鉴便没有原创,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人类通过不断学习而进步。而借鉴本身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不同,空间设计理念也不同。好的设计,如老式建筑的设计符号常被现代文明收录,这并不意味现代文明不是原创,要把借鉴来的元素为个人作品所用,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升华成属于个人的符号,便是在做原创设计。
在个人取得成就后,其作品中的某种元素未来也可能会为他人所用,足以见得,设计也是在传承。
【 杨景设计作品 】
未来前景 科技赋能设计
此次参与上海设计周,杨景设计师看到的一个新趋势:未来,科技将赋能设计。“未来设计需要借力科技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粒子光学融入其中,用智能设计调节温度、湿度、光度。”
当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飞速发展,网上设计平台的出现对设计师行业冲击力很大。在一些平台上,只要填入户型、需求后,瞬间就能出现相对应的设计方案,设计师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机器与人不同,机器缺乏人类情感,给出的只是模板式的冷冰冰的解答,相反设计师更能将有温度、有情感的一面呈现出来。这也是很多客户即便在网上咨询后,还是会选择线下与设计师再沟通的原因。
对此现象,杨景表示设计与科技相融已然是大趋势,面对新变化,设计师应跟上时代变化,了解客户新需求,再结合个人设计理念,真正为客户构筑健康、智能、舒适的生活方式体验。当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很多设计师不同的是,杨景没有给自己限定设计风格,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走多元化设计之路。在他看来,设计是一个变数,用哲学观点看设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每一个作品最终呈现都是经过与客户沟通、磨合,通过前人案例学习、总结经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杨景设计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