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创新的融合:探索路易吉·克拉尼的设计哲学
“未来形态”展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3月23日,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玛尔塔·赫福德(Marta Herford)博物馆举行,展览全面展示了德国设计师路易吉·克拉尼从1969年至2000年后的创作。展品种类丰富,不仅展示了其设计的各类市场化产品,还涵盖了设计原型和概念原稿,通过设立多个方面的主题活动,深入展示了这位国际知名设计师作为“观察者、梦想家和实践者”的各种理念。在车辆技术与出行领域,克拉尼设计了多种旨在提高效率和节省燃料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竞赛雪橇以及将空气动力学融入豪华车的设计,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达·芬奇”。
路易吉·克拉尼, 1928年出生于柏林,2019年逝于卡尔斯鲁厄。这位德国设计师和空气动力学家因其突破传统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克拉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和动物的形态,通过流线型和自然线条的运用,塑造了一种既连贯又富有创新的设计语言。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使他的许多设计思路至今仍显现出前瞻性。
克拉尼的设计哲学始终致力于追求生态设计(Bio Design),以达到人与自然的最佳和谐。他的座右铭是“90%自然,10% 克拉尼”,反映了他设计中自然形态的重要性,这一理念源于他对世界的观察与理解。
在家具设计上他的贡献同样显著,特别是在德国东威斯特法伦的工作经历中,克拉尼与当地制造商合作,设计了灵活多变的创新家具,如Interlübke的著名“Zocker”凳子。展览还包括了为唯宝(Villeroy & Boch)设计的浴室设备和部分时装设计,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如饮水杯、计算机和电视。
在材料使用上,尤其是在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克拉尼更多地使用木材这种可再生资源。展览特别展出了他为儿童设计的“成长型”家具和1971年为弗鲁特奥特(Flötotto)家具企业设计的“学习蛋”原型,后者体现了对功能性学习与空间胶囊的构想。克拉尼以“设计流行明星”或“问题儿童”的形象闻名,他不仅直言不讳,还喜欢挑衅和批评同行。
在中国,克拉尼的影响力深远。自1995年起,他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授,并于2005年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客座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要以全球性的目光来审视。中国的工业设计历史相对欧美来讲还比较短,但接下来的5年对于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来说是十分关键的,政府和设计界的前辈们要帮助他们扩大眼界,利用中国深邃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手工艺的优势,设计出全球化使用的高端产品,使现代设计工艺与技术完美结合。”
2010年10月21日,在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举行了名为“我的世界是圆的”的专题讲座,这位设计巨匠的独特演讲引起了在场学生的极大热情。
他的教学和项目推动了中西设计理念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在可持续设计和生态设计领域,其对自然形态的深刻理解在中国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中国的设计人才,也促进了中国工业设计的国际化进程,使得中国设计更加注重环保和创新,与世界设计潮流接轨。
图片来源于主办方